2022年4月25日,习在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习的重要指示在明确了高校育人目标的同时,也为高校学生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涉及谁来评价、评价什么、如何评价等关键问题。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由于学生个体背景、发展目标与成长路径的多样化,高校作为推动学生评价改革的试验田,是实现科学教育评价的最佳场所。
在现有的学生评价理念中,结果评价是最通用且相对公平、有效的方式,但过分依赖结果评价会加剧锦标赛式竞争,“一刀切”的标准无法准确定义每个学生的成就,也容易把他们引向功利化、内卷化、模式化的发展路径,脱离了立德树人的育人本质。积极推动发展导向的评价,并不意味着否定、摒弃结果评价,而是把学生发展的过程纳入评价体系中,把发展也作为结果的体现,树立基于发展过程与发展结果的评价观。
发展导向评价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核心着眼于增值评价,采用发展性的视角直面学生不同起点,从“入口”到“出口”跟踪其在学期间的表现变化,更加强调学生努力和进步的过程,也为更好地理解和支持那些就读于特色专业或具有特殊背景的学生提供新的思路。例如,对于通过面向农村和原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的学生而言,从入学和毕业时的绝对表现来看,他们可能不如家庭经济基础较好的学生,因此,原有结果评价得到的结论是学生表现不佳、发展不理想。但是,从发展导向的评价来重新审视,大学恰恰带给他们远超于其他学生的教育增量。他们从入学时存在的较大差距到毕业时跟跑上大部队,完成学业、顺利毕业、成功就业,同样取得了显著成就。因此,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大学期间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哪些教育增量,学生可以获得哪些区别于进入其他高校或是从社会历练中得不到的独特收获。
同时,发展导向评价还应注重学生从“投入”到“收获”的转化效率。“投入”是学生在完成某项任务或某一目标时可调动的资源、付出的努力等;“收获”是他们在完成目标后取得的全面成就,不仅包括那些显性的、可度量的收益,还有那些在思想、意志与品质方面的隐性收获,而这些收获的评价更有难度。大学提供的资源、平台和机制是帮助学生将“投入”转化为“收获”的催化剂,即高等教育对学生的赋能。小到学生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参与社会实践或志愿活动,大到他们接受完整的高等教育、取得学位,这些都是高校需要关注的重要事件,并且以完整的过程视角审视学生的投入程度与努力程度,评价学生实现目标的效率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不仅包括课堂内的知识,还应包括课堂之外的实践知识,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全方位评价的关键在于综合评价,但不能将综合评价狭隘地理解为综合素质评价,不能简单地把学分绩点、科研创新、学生活动等方面割裂,单独赋以权重进行组合评判,而是要站在一个融合性的视角建立学生成长发展的评价模型,基于多元场景、立体维度,科学、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发展情况。综合评价并不是要求学生发展得面面俱到,而是更注重从不同角度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比如,在课堂上默默无闻、不敢发言的学生,可能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是一名耐心陪伴孤寡老人的志愿者,只是原有评价的镜头没有捕捉到其温暖善良的一面。
除了综合视角外,还应倡导一致性评价视角。一致性评价在课程教学中经常使用,反映教、学、评的一致性。当这个概念引入学生评价领域,就有了新的生命力,强调多维度、多视角、多证据的结论统一,强调个体“思想”与“言行”的一致,有助于高校倡导培养德才兼备、言行一致的学生,在评奖评优、学生骨干选拔、特殊项目申请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当学生想申请某个荣誉项目时,可以从其选修的课程、课外活动经历、个人陈述等方面形成完整的支撑链,综合判断其对于项目的热忱和前期的积累。
原有的成绩导向评价不仅仅指的是学习成绩,还包括其他各类量化指标,如排名、数量等。一旦过分狭隘地使用这些指标,就会导致学生和组织过分追求成绩、排名和数量,导致个人发展的窄化、异化与功利化。因此,高校需要用科学的育人观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成才观,理性、冷静地对待量化指标。要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就要兼顾学生“整体”与“局部”的发展情况。“人生出彩”既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共性部分,也有自我定义的个性部分,意味着成才导向评价应建立在个性化评价的基础上。
统计学上最常关注两个基础指标:均值和方差。结合学生评价来看,均值反映了学生整体的平均水平,但它可能会诱导我们作出许多不合理的决策,忽略了其中离群的个体;而方差表明了群体内部不同个体间的差异,方差越大提醒我们整体内部出现了明显分化。倡导个性化评价,就是关注学生个体,特别是那些偏离均值的特殊案例、极端案例,提醒高校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关注那些拔尖学生发展得有多好、成绩有多么突出,也要关心那些遇到困难、发展不利甚至掉队的学生。
更进一步,当把学生成才导向评价与高校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看,就需要理解学生选择参与不同教育活动的相关因素,这些因素既有“推力”也有“拉力”,找到这些因素有助于高校更好地理解学生、引导学生。
有段时间,我们发现主动参与学生组织的学生变少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认为从事学生工作会耽误学习。无法同时兼顾学习与学生活动,成为妨碍他们主动选择的“推力”。但在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中得到的结论并非如此。一方面,能够成为学生骨干的学生,本身就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较好的学业表现。另一方面,从事学生活动能显著提升个人的学习动机,从而拥有更强烈的掌握知识、取得优异成绩的意愿,让学生在一种双向积极的环境中发展。因此,对学生的教育选择进行评价,就是从他们身上分析问题、找到答案、寻求对策,反哺到高校的教育工作中,转化那些不利的、功利的“推力”因素,放大那些积极的、有效的“拉力”因素,引导学生做好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选择,实现培养与成才的有机统一。
当然,要实现上述学生评价改革,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说话、让事实说话、让数据说话,切实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与客观性。这些数据不仅包括了高校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行政数据,还包括有关单位开展的问卷调查、访谈资料、历史档案,以及有关话题的网络帖子、留言、讨论、学生校园生活信息、消费记录等,最终形成用于支持学生评价与院校研究的大数据系统。高校要打通课堂内外、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数据节点与信息资源,将人才培养数据形成合流,构建一个能够完整、客观描绘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数据库。高校可以设立学生大数据与评价中心,组织跨专业研究团队开展学生评价与研究工作;还可以开展常态化学生成长发展追踪调查,实现纵向的学生数据收集,并积极推动校际、地区间乃至国别间的比较研究工作。学校行政部门还应做好评价工作支撑,通过研制评价负面清单而非规定条条框框的评价细则,把评价的主导权还给院系、还给专业、还给教师,从而真正实现以科学教育评价助力学生的“人生出彩”。
(作者吴秋翔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晋浩天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